咨询热线:400 023 5088
专家热线:18501219456
  • 1
校园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园资讯

育人邦学校游览参观十三陵,探索明朝帝陵之谜!

时间:2018-08-06 19:10:43  作者:育人邦问题少年全封闭学校

       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,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、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,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“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”之一!周末育人邦心理教育的师生一大早就来到明十三陵参观游览!

 

 微信图片_20180806084332.jpg

 

       明十三陵地处天寿山陵区,在周围有蟒山,虎峪,龙山和天寿山。这里正符合了阴阳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,就是东青龙,西白虎,南朱雀,北玄武,还有温榆河经过这里,真可以说是风水宝地。

        明十三陵是明朝到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,依次建有长陵(明成祖)、献陵(明仁宗)、景陵(明宣宗)、裕陵(明英宗)、茂陵(明宪宗)、泰陵(明孝宗)、康陵(明武宗)、永陵(明世宗)、昭陵(明穆宗)、定陵(明神宗)、庆陵(明光宗)、德陵(明熹宗)、思陵(明毅宗)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80806084400.jpg

 

       明朝有十六个皇帝,在这里却只有十三个皇帝的陵寝,这是什么原因?

       原来,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建都南京,所以他的陵墓建在南京(明孝陵);而第二个皇帝建文帝(朱允炆),因为被叔父朱棣夺取了皇位,尸骨下落不明,所以这里就没有他的陵墓;

       明朝第七代皇帝景泰帝(朱祁钰)也未能在十三陵安葬。因为在正“土木堡之变”中,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,国不能一日无君,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被拥立为帝,年号景泰,并遥尊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。

      而后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夺取皇位的"夺门之变",所以英宗不承认朱祁钰是皇帝,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。而以亲王的礼节被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,其陵墓被称为景泰陵。

      这样一来,大家一定都明白了为什么这里叫做十三陵了。

 

 微信图片_20180806084338.jpg

 

       明代十三陵经历了朝代的变迁,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,十三陵是一部生动的明朝兴衰史的缩影。

       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,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,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。

       学生们在参观前重新学习了明代历史,了解了十三陵文化背景,在这里历史不在是书上冷冰冰的文字,在这里历史可看可感,更加深了学生们的印象。

 

 微信图片_20180806084515_副本.jpg

 

       博物馆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,它可以引导孩子的自我探索和认知,没有教科书,也没有考试题和标准答案,却可以了解过去,与历史对话。

       老师们希望同学们借此次游学可以拓展课外知识面,丰富历史文化知识,提高个人素养,打开学生们求知的大门!